党建动态
党务公开
党员风采
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要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9-23 来源:原创 浏览:7826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QQ好友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党的十九大的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有: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

2.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四个伟大”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5.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10.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互惠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1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应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12.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1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1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5.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过去五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17.过去五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18.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19.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2.五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2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5.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26.全面推进党的“五个建设”,其中政治建设处于统领地位,纪律建设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27.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8.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29.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30.五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如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

31.过去五年,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32.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33.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3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

35.过去五年,我们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建设“美丽中国”的四大举措: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36.过去五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9.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4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4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42.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43.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BET体育·在线官方网站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

44.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5.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46.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47.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48.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49.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50.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51.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5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5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54.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

55.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56.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57.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58.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59.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60.过去五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61.过去五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62.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3.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6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6.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67.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68.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

69.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70.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71.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7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7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5.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我们党要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76.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7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78.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7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0.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8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8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3.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了“五个是”的表述: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84.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85.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8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十四个坚持”:(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坚持新发展理念;(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87.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论述中,强调了“两个深刻认识”,也就是“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它们分别是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

88.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89.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五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五,坚持从严管党治党。

9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91.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92.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3.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在关于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阐述中提到,全党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94.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95.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其中“四个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96.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97.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98.十九大报告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99.我们党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做到“五个更加自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100.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八个明确”: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点击收起
XML 地图